2025-05-15 08:31:54 知识 7
休息时间用微信回复工作算加班吗?
2021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回微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算加工作期间,班法李女士经常在休息时间,院判如周末、放假下班后、回微国家规定的算加法定节假日等,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班法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院判修改方案等,放假李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回微工作。2023年下半年,算加因公司业务调整,班法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院判李女士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12万元,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法庭上,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否则不视为加班。而且李女士从入职至解除劳动合同期间未提出加班申请,其主管领导也从未安排过加班,她本人也从未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补报加班时长或申请调休。
经审理,法院认为,虽然双方的劳动合同实行的是标准工时制,但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相关文件制度、工作事项统计表等证据证明其有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且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对于其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在工作时间之外处理工作事项的时长应当认定为加班时长。
最终,经核算,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2021年至2023年加班费9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日前,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表示,对于此类劳动者隐性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工作未经用人单位审批而否定加班,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实质工作内容认定加班情况。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超出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劳动者付出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软件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应当认定为加班。
法官提醒,随着数字化办公普及,“隐形加班”现象频发。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如聊天记录、任务交付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编辑、一审:童威楠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上一篇: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春运第4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144万人次
预期改善 人民币趋稳渐成共识
资本市场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专家看好境外资金进场
证监会发布停复牌新规 任性停牌“钉子户”玩不转
任天堂NS2销量预测保守 或动态调整价格
六家券商研报显示2019年A股结构性机会增多
两市股指弱势震荡 沪指缩量跌0.3%创业板跌0.8%
收评:沪指十月开门跌近4%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沪指高开低走连跌4日 高校概念股午后井喷
证监会:正迅速落实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要求
普涨行情再现 沪指涨近2%逼近2800点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
沪指涨逾1%重返2600点 稀土永磁等板块领涨
沪指跌0.66%险守2700点 创业板跌0.99%
沪指跌2.94%失守2500点 创业板跌2.18%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双11”十年:见证我国消费升级变迁
国企混改提速 近20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沪指弱势震荡缩量跌0.58% 地产金融股走弱
HTC联手慈济推动AI虚拟病人医疗照护及教育应用落地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沪指跌逾1%险守2700点 创业板指续创调整新低
沪指涨0.91%收复2700点 雄安板块掀涨停潮